7月26日晚,旺仔小乔发道歉信:“关于由我引发的争议,我接受大家所有的批评与指正。”其道歉信被网友发现“AI查重率高”,网友质疑该道歉信是由AIGC生成,“经查重显示重复率高达97.18%”,网友认为其道歉“诚意不够”。
这份像极了“客服自动回复”的声明,没解释版权争议,没回应演唱会质疑,反倒每分钟掉粉200人。这场闹剧闹出了流量经济最尴尬的真相:当网红把粉丝当“数字”,粉丝也会用“取关”投票。
这份道歉信堪称“危机公关反面教材”:用“加强审核”“传递正能量”之类的万能话术,把核心问题裹成了粽子。网友追问的版权归属、蒙面演唱会合理性、隐私泄露,一个没答。更讽刺的是,连道歉都要靠AI生成。当“真诚”都能批量生产,网红和粉丝之间,就只剩下一场互相算计的数字游戏。
旺仔小乔事件像一场“多发病”:把《年轮》原唱张冠李戴,暴露音乐素养的缺失;蒙面演唱会卖高价票,却拿不出匹配的内容价值;直播中随手泄露素人隐私,更显出对公众责任的漠视。这说明,一些靠流量催生的“速成网红”,往往在专业和责任上“营养不良”。
旺仔小乔事件最值得玩味的,是那份AI道歉信曝光后,网友的集体反应:不是愤怒,而是“果然如此”的疲惫。这种疲惫感,比任何批评都可怕——它意味着公众对流量套路的彻底厌倦。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转折点:靠脸吃饭的网红开始掉粉,有真本事的创作者持续涨粉。流量经济下半场的生存法则很简单:专业是敲门砖,责任是护城河,而真诚,才是通行的货币。
人们反感的从来不是网红这个职业,而是把观众当傻子的傲慢。当菜场大妈都知道“童叟无欺”才能做得长久,某些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是不是该回炉补补这门基础课?
流量终将褪色,真诚方能长青。旺仔小乔事件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网红们,唯有真诚与专业,才能让价值永恒,才能在流量经济的浪潮中站稳脚跟,赢得大众的长久支持。(丁慎毅)
网上炒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