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舰下水那天,我一个朋友特激动地问我,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终于能登岛了?我当时就笑了,告诉他,格局小了,这艘船的炮口,压根就不是对着岛内看的。
长久以来,华盛顿那帮人心里都有一套写得明明白白的剧本:一旦台海有事,大军三路齐发。日本那边的空军、海军陆战队随时能动;关岛那个所谓的不沉航母,藏着隐形轰炸机和核潜艇,号称一两天就能杀到。听着挺唬人,对吧?就像是好莱坞大片,最后一分钟,英雄总会骑着白马赶到。
但电影终究是电影。你仔细盘算一下,就会发现这剧本里有个巨大的漏洞,一个致命的时间差。
美军在整个西太平洋,平时摆在台面上的,也就一个航母战斗群。一个航</strong>母<strong>编队,面对的是我们一整个漫长的海岸线,还有陆地上密密麻麻的机场。这根本不是一场对等的游戏。至于他们本土那些压箱底的宝贝,五六个航母战斗群,就算马不停蹄,从加州圣地亚哥港出发,光是装船启航就得折腾半个多月。
三十天,等他们的大部队浩浩荡荡开过来,黄花菜都凉了。现代战争,尤其是我们家门口的这场,可能就是几天甚至几十个小时的事。战机转瞬即逝,等你的世界警察慢悠悠地晃过半个地球,牌桌上可能早就散场了。
更何况,那些平日里称兄道弟的亚洲盟友们,又有几个真愿意把自家变成战场,去为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当那个出头鸟?所以,美国人嘴里的驰援,更像是一个建立在特定时间窗口内的海市蜃楼,好看,但不解渴。
那么,福建舰的出现,究竟是来干什么的?
我们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地理常识:大陆离台湾实在是太近了。近到我们东南沿海的空军基地,就能把台湾上空罩得严严实实。所以,航母从来就不是拿来攻岛的唯一主力。它的真正价值,是把战线往外推,推到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外的深蓝大洋。
福建舰最核心的那个东西,就是电磁弹射。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超级弹弓,能把舰载机更快、更重地弹射出去。这意味着歼-35这种新一代战机上舰后,航母编队的作战半径和打击效率,跟以前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了。
这就好玩了。你看我们航母编队的演习位置,总喜欢往台湾东边那片海域跑,那里不偏不倚,正好卡在美国援军最可能过来的路线上。这就不是在为登陆清扫障碍,而是在台湾的后花园里,悄悄地拉起了一道巨大的隔离带。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一旦需要动手,我们的两栖攻击舰和登陆部队负责踹门。而以福建舰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就像一个巨大的门神,一左一右守在台湾东部海域,眼睛就死死盯着那些可能从关岛或日本方向过来的美国军舰。
这就是一出经典的围点打援。我的主力部队在围城,但我的精锐骑兵早就埋伏在外围,专打你前来增援的部队。一旦援军被阻断,甚至被击溃,城里守军的抵抗意志,还能剩下多少?
过去,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玩的那套战略模糊,说穿了就是一种威慑:我嘴上不说会不会帮你,但我手里有家伙,我能帮你,你自己掂量。
福建舰,就是把这个模糊给彻底捅破了。当我们的打援能力越来越强,强到足以让美军的干预行动变得风险极高甚至得不偿失的时候,那个所谓的驰援承诺,听起来就越来越像一句空话了。
现在摆在美国面前的,是一个两难的死局。如果他们自知风险太大,选择了袖手旁观,那岛内的士气会瞬间崩塌。如果他们硬着头皮非要闯进来,那等待他们的,将是我们航母编队和岸基力量的联合绞杀。那场仗的胜负,将直接决定未来整个亚太地区的格局。
所以,你看,福建舰的亮相,从来不是简简单单地增加了一艘船。它更像是一个无声的宣言,宣告着中国海军有能力,也有决心,在自己的家门口,把游戏规则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它让整个台海博弈的底层逻辑,从美国人愿不愿意来,彻底变成了美国人到底还敢不敢来,来了还有没有用。
这场天平的倾斜,已经开始了。而这艘巨舰,它不仅仅承载着战机,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百年意志。
网上炒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