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军人在服役期间立下二等功或三等功,是其为国家和军队作出突出贡献的重要体现。立功受奖不仅是军人个人的荣誉,也备受社会尊崇。那么,政府对于立下二等功、三等功的军人一定会给予奖励吗?若有奖励,应向什么部门申请?申请时又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和费用?背后又有何法律依据和说法?结合当前政策,这其中又有哪些具体影响和注意事项?下面将为您详细解读。
一、政府是否给予奖励及奖励形式
普遍奖励情况: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政府普遍对立下二等功、三等功的军人给予奖励。奖励形式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大方面。物质奖励通常以一次性奖金的形式发放,不同地区奖金数额存在差异。例如,北京市规定荣立二等功奖励6000元,荣立三等功奖励3000元;甘肃省金昌市对荣获二等功的奖励1万元,荣获三等功的奖励3000元;湖北省仙桃市当年荣立个人二等功的,奖励5000元,当年荣立个人三等功的,奖励2000元;贵州省榕江县荣立二等功者,给予一次性8000元奖励,荣立三等功者,给予一次性3000元奖励。
精神奖励层面:精神奖励同样十分重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立功军人的事迹可能会被广泛宣传,其荣誉将为家乡人民所熟知,这不仅能提升军人及其家庭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还能在当地树立起爱国奉献的榜样,激励更多人投身国防事业。比如,部分地区会将服现役期间荣获个人二等功以上奖励的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名录载入地方志,这是一种极高的精神荣誉,使军人的功绩得以长久铭记和传承。
二、申请部门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主:一般情况下,申请二等功、三等功奖励的相关事宜主要由当地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无论是退役军人还是现役军人的家属,都可向此部门咨询和办理。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全国各地区均有设立,从省级到县级乃至乡镇(街道)一级,都有相应的工作机构和人员,负责处理与退役军人、现役军人相关的各类事务,包括立功奖励的申请受理、审核以及后续奖励的落实等工作。例如,在仙桃市,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相关申请就在各镇、街道、场、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办理。
协同部门:除了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一些流程中可能还需要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例如,军人所在部队的相关部门需要提供准确的立功证明材料等。部队的政治工作部门负责对军人的立功情况进行认定和记录,其出具的证明文件是申请奖励的关键依据。此外,在一些涉及户籍相关证明材料审核等环节,可能还需要公安部门的协助,以确保申请人身份信息和户籍信息的准确性。
三、申请所需准备的资料
身份证明材料:申请人需要提供立功军人本人的身份证明材料,如身份证复印件。若立功军人是退役军人,还需提供退伍证、转业证等能够证明其退役军人身份的材料;若是现役军人,则可能需要提供军官证、士官证等。例如,在新华区申请奖励金时,就要求提供立功现役军人本人身份证复印件,若丢失入伍通知书,士官证或军官证复印件也具有同等效力。
户籍证明材料:户籍证明也是重要资料之一。通常需要提供立功军人本人户口本(户主页和本人页),以证明其户籍所在地。部分地区规定,只有户籍在当地的立功军人或其家属才能申请当地的奖励政策。例如新华区明确要求户籍必须是新华区。
立功证明材料:这是核心资料,包括喜报原件、立功受奖通知书和奖励通令等。这些材料由军人所在部队的旅(团)以上政治工作部门发出,是证明军人立功事实和等级的关键文件。例如,北京市规定奖励依据为现役军人所在部队旅(团)以上政治工作部门发出的喜报、立功受奖通知书和奖励通令。
银行卡或社保卡信息:为了便于奖金发放,申请人需要提供本人或指定亲属的银行卡或社保卡复印件,并确保该卡已激活金融功能。例如在新华区,立功本人未婚的可以带本人或父母的社保卡,已婚的可以是本人、配偶(需携带结婚证明)、父母的社保卡,且社保卡必须激活银行卡功能。
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还需要其他补充材料。比如,委托他人办理申请时,需要提供委托代理人证明,明确委托事项、委托权限和委托期限等内容,同时附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件复印件。若申请涉及一些特殊的优待政策或与家庭相关的奖励政策,可能还需要提供结婚证、家庭关系证明等材料。
四、费用问题
申请过程无费用:在申请二等功、三等功奖励的过程中,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及相关受理机构不会向申请人收取任何申请费用。政府设立这些奖励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表彰和激励军人,鼓励他们为国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申请流程本身不应给申请人带来经济负担。
其他潜在费用情况:虽然申请奖励本身无需费用,但在准备申请资料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其他费用。例如,复印各类证明材料可能需要支付少量的复印费;若需要开具一些特殊的证明文件,如家庭关系证明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不过,这些费用通常金额较小,且并非申请奖励所特有的固定费用。
五、法律依据与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该法为退役军人的权益保障提供了全面的法律框架,其中也涵盖了对立功退役军人的相关优待和奖励规定。虽然没有直接针对二等功、三等功奖励金额等具体细节的条文,但从整体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褒扬退役军人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贡献等原则性规定来看,为各地制定具体的立功奖励政策提供了上位法依据。例如,该法强调要对退役军人予以妥善安置、优先就业等,而立功受奖的退役军人在这些方面往往会有更优先的待遇。
《军人功勋荣誉表彰条例》:此条例对军人功勋荣誉表彰的类别、标准、程序等进行了详细规范。明确了二等功、三等功在军人功勋荣誉体系中的地位和相应的评定标准,为军人立功受奖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规范和依据。各地政府在制定奖励政策时,也会参考该条例的精神,确保奖励政策与国家对军人功勋荣誉表彰的整体要求相一致。
地方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各地方政府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这些文件详细规定了本地对立功军人的奖励标准、申请流程、申请部门等内容,是直接指导当地二等功、三等功奖励申请和落实的依据。如北京市、甘肃省金昌市、湖北省仙桃市、贵州省榕江县等地都出台了专门的文件,明确了本地的奖励标准和相关事项。
六、当前政策影响及注意事项
政策影响
奖励标准动态调整:当前,随着国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各地对拥军优属工作的持续加强,二等功、三等功的奖励标准呈现出动态调整的趋势,总体上有逐步提高的态势。这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军人贡献的认可不断提升,激励更多军人在部队建功立业。例如,甘肃省金昌市对原有的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奖励办法进行修订完善,提升了奖励机制的时代性、导向性、实效性。
优待政策拓展:除了直接的物质奖励,立功军人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也能享受到更多的优待政策。在就业方面,许多地区规定在进行定向公务员考录和企事业单位招聘时,对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退役士兵优先录用。在教育方面,部分地区对立功军人子女在入学、升学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医疗方面,一些地区为立功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优先就医等便利服务。
注意事项
及时申请:立功军人或其家属应及时关注当地的奖励政策和申请时间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材料。不同地区申请时间可能有所不同,逾期申请可能会影响奖励的领取。例如,部分地区规定申请应在立功喜报送达后的一定期限内完成。
确保材料真实准确: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提供虚假材料不仅可能导致申请被驳回,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在准备材料过程中,要仔细核对每一项信息,确保与实际情况相符。例如,立功证明材料必须是由部队正规部门出具的原件或经认证的复印件。
关注政策变化:各地的奖励政策和优待政策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立功军人和其家属应保持对政策动态的关注,可通过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官网、公众号,或直接咨询相关部门等方式,及时了解政策变化,以便充分享受应有的权益。
了解申请流程细节:在申请前,要详细了解申请流程的各个环节和具体要求。不同地区申请流程可能存在细微差异,如有些地区可能需要进行现场审核,有些地区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提交部分申请材料。提前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顺利完成申请,避免因流程不熟悉而耽误时间。
总之,政府对立下二等功、三等功的军人通常会给予奖励,且奖励形式丰富,意义重大。在申请奖励时,了解相关部门、所需资料、法律依据以及当前政策影响和注意事项,对于立功军人及其家属顺利领取奖励、享受优待政策至关重要。
网上炒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