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苦心经营的对华关税政策,正被美国自驾法院逼到清零边缘! 2025年8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一纸裁决,认定特朗普凭借总统行政权征收关税的行为违法,此举可能让他对华加征的所有关税彻底失效。
如今特朗普只能将最后希望寄托于最高法院,但时间仅剩不到两个月。
这场争端始于特朗普2018年发起的关税战,他以防止贸易逆差和遏制中国制造业崛起为由,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
然而这些政策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强烈反弹,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加州最先站出来反对,因为当地港口因货物流通受阻而陷入停滞,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
随后越来越多的州加入反对阵营,多项诉讼接踵而至。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最先判定特朗普关税政策存在“程序违法”和“超越行政权限”的严重问题。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4的投票结果维持了这一裁决,明确指出特朗普政府援引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全球关税属于“非法”,因为这相当于绕过国会自己当“税官”,在法律上属于越权行为。
法院的裁决书指出,《国际紧急经济权利法》授权总统在紧急情况下颁布某些经济措施,但不允许总统采取全面行动,也不意味着授权总统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征收关税。
面对这一裁决,特朗普的反应异常激烈。 他通过社交媒体宣称“所有关税仍然有效”,并警告称如果取消这些关税,“对国家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特朗普已经要求最高法院推翻联邦上诉法院的裁决。 他甚至暗示,如果最高法院维持原判,美国与日韩、欧盟等国签署的贸易协议也将面临失效风险。
特朗普的焦虑不难理解。 对华关税收入占美国进口税总体的近60%,如果这些关税被判无效,等于直接“白送”给中国两年的特别关税收益,直接损失数百亿美元。
更让特朗普尴尬的是,中国似乎不需要出手,美国自己的法律体系就可能让他的关税政策一夜清零。
中国近年来已经通过实际行动,逐步摆脱了对美依赖。 最典型的就是大豆订单,2023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高达6480万吨,到了次年,数据锐减至2213万吨。 进入2025年八月,直接出现“清零”现象,一笔订单都没有。
中国迅速调整进口结构,将采购重心转向巴西、阿根廷等国家。 煤炭也一样,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煤炭1213万吨,今年5、6月的订单金额却只剩几百美元,几乎可以说是“断供”。
稀土成为另一个焦点。 中国虽然愿意放宽民用稀土的出口限制,但军用稀土依旧严格管控,而军用稀土是生产战斗机、导弹等高端武器的关键材料。美国的库存正在快速消耗,据估计最多还能撑三个月。 一旦告罄,大量军工项目将被迫停产。
特朗普曾放话要对中国购买俄罗斯原油征收100%的关税,结果只是象征性地对印度加了50%,对中方根本不敢动手。
白宫内部其实也很清楚,靠关税解决不了问题。 可特朗普骑虎难下。 如果在对华谈判中松口,他将被贴上“对华软弱”的标签,影响2024年大选的基本盘。 而如果继续强硬,那些大豆、稀土问题就足以让他焦头烂额。
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越发自信。 2025年9月3日,中国举行了盛大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强悍的军事实力。
就连特朗普本人,在阅兵当天也破天荒地发文祝贺中国人民,称阅兵是“漂亮的仪式”,并在之后的采访中表示“非常非常震撼”,“理解中国的做法”。
中国还接连举办了上合峰会,彰显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外交实力。 这些举动让中国的形象提升了一个档次,而折戟关税战的美国则显得异常尴尬。
在美国国内,反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声音不仅来自各州政府,也来自企业和行业组织。 五家中小企业以关税政策违法为由,联合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这些企业代表指出,关税政策让美国中小企业“遭受了不成比例的打击”。
加州州长纽森在裁决后发文批评,称特朗普是“美国最大的失败者”,其关税政策对加州经济造成了“直接且无法弥补的损害”。
纽森强调,宪法赋予国会而非总统设定关税的权力。 甚至一些共和党人士也对关税政策表示担忧,特别是那些代表农业州的议员,他们面临来自选民的压力越来越大。
数据显示,美国加州港口货运量在关税政策实施后的18个月内下降了近12%,直接导致投资下降和失业率上升。
多个州政府纷纷站出来指责联邦政府政策“一刀切”,无视地方经济现实。 贸易争端不再只是外交课题,而变成直击特朗普执政根基的政治危机。
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频频发表惊人言论、推出争议政策,从全球普征“对等关税”到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从挑战美联储独立性到挑战地方政府自治权。这些举措中有些未经国会批准,被法院裁定“违法”,有些根本上与美国宪法精神相悖。
特朗普一直试图打破总统权力界限,让美国宪法框架下的“三权分立”逐渐变成行政权“一权独大”、立法权和司法权“双权走弱”。 关税政策争议正是这种权力争夺的集中体现。
如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谓“成也关税,败也关税”。 这盘棋,他押上了所有的政治资本和大国荣耀。
若最终关税政策被推翻,特朗普的贸易霸权梦将遭遇毁灭性打击。 专家指出,未来三年,如果无法在关税问题上获得法律支持,特朗普可能不得不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或者完全调整对华态度。
特朗普的怒火,正是源于他意识到,自己精心构建的霸权版图,其最脆弱的环节,竟然是源自内部的法律基石。 他所面对的真正对手,或许从来不是大洋彼岸的中国,而是他宣誓要捍卫、此刻却可能束缚住他手脚的那部美国宪法。#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网上炒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